9月17日上午,克拉瑪依區科協在“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來”全國科普日之際,舉辦了“生態·科技”農業新科技和“魅力·科技”克拉瑪依紫砂科普系列實踐體驗暨第三次科協全委委員輪值活動。區科協全委委員,石油、植物、教育等領域專家、各鄉街科普負責人、石油科普試點學校負責人等共計20余人參加。
活動第一站先到克拉瑪依市蔚瀾生態農場,一下車大家就被滿桌的葫蘆所吸引,永豐瓜果蔬菜合作社的負責人馬馳介紹2012年此地被評為國家級蔬菜標準園,公司堅持科技興農的發展理念,展開了生態農業創新試點工作,大家看到的都是用現代技術養植的有機蔬菜以及最新品種,新型秸稈堆肥系統、蚯蚓肥土技術等正在申請國家專利。隨后在負責人帶領下大家進行了采摘體驗。大家紛紛表示新型農業技術栽培的各種蔬菜讓人大開眼界,通過體驗深入了解現代化農業科技帶來的發展優勢和對居民生活的變化。


第二站到克拉瑪依市紫砂博物館,入館后大家認真聆聽了區科協全委委員、新疆絲路彩砂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潘君東的講解,體驗到本地特色資源紫砂獨特的科技魅力,學習了解了紫砂科技創新產品,并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感受到制作紫砂產品的樂趣。參與體驗活動后大家紛紛表示通過親身體驗,切實感受到紫砂的獨特魅力,激發了我們作為克拉瑪依人了解傳播本地紫砂科技知識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活動最后是座談交流環節,先由區科協第二次輪值主席匯報了第二季度輪值工作情況后,區科協組織大家圍繞“如何為科技型企業精準服務”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與會人員積極發言。市教研所教研員王秀梅表示,今天這個平臺搭建得非常好,我們勞動教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別需要這樣的校外基地來支撐,填補我們學校資源技術不足的問題,今天我和兩家企業也進行了深入交流,碰撞出許多新想法,提出好的意見建議,希望基地根據不同時間,不同學段和學校的老師一起開發更多社會實踐精品課程,惠及更多青少年。區科技局局長楊磊認為,區科協通過舉辦體驗活動,現場就把兩家企業和教育系統的項目對接到位,橋梁紐帶作用發揮的好,效果達到了,作為區上部門就是要多搭建一些這樣的橋梁,讓科技型企業能更好的發展。

今后,區科協將圍繞9月4日中央辦公室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文《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要求以及全國科協系統對口援疆工作座談上會議精神,緊扣克拉瑪依區科技創新中心和科創城市建設目標定位,充分發揮好區科協全委委員資源優勢和人才聚集組織優勢,通過區科協每季度輪值活動機制和石油科普品牌、智慧城區傳播、科普人才隊伍建設等三大工程的實施、實現為科技型企業搭建平臺、共享資源、廣泛傳播的為企業服務宗旨,從而營造出尊重人才、崇尚科技、人人科普的良好社會氛圍。
責任編輯:曹琳哲
克拉瑪依區科協 楊梅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