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8日下午16時,克拉瑪因區科協在區政府主二樓會議召開了“智慧科協”項目2021年度總結會暨2022年度啟動會,區科協全體人員和項目組的科普專家共9人參加了會議。
會議上,克拉瑪依區科協項目負責人龍鳳姐介紹了“智慧科協”項目時代背景、目的意義和未來展望。“智慧科協”以傳承克拉瑪依石油人精神為主線,以本地特色的石油、植物以及百姓關注的慢病防治等科普知識為切入點,將“智慧科協”打造成科普資源匯聚地和科普知識、石油人精神傳播的共享平臺。2021年“智慧科協”啟動以來,已發布本地原創科普文18篇,推送科學家介紹系列4期,各類時事科普信息5篇,累計閱讀量2萬余人次。

在線下,項目組科普專家開展了科普講座6場,范圍包含了學校、社區、鄉村,大大提高了市民關注度,逐步實現“科普油城”品牌效應,讓科技知識在網上和市民生活中流行,實現科普知識進萬家,為持續提升克拉瑪依區全民科學素質做了貢獻。
同時,將印制248本克拉瑪依區“智慧科協”科普文章匯編發放到全區40多個成員單位和試點學校,作為下一步推進工作的參照手冊。
在改進2022年度的工作中,龍鳳姐強調,要把“智慧科協”品牌站在文化潤疆、提升城市軟實力,推動以石油為切入點的科普產業高度來打造,要積極克服原創文接地氣不足,選題還有待于更符合市民期盼和科學普及需要。區科協將積極聯合有關部門、企業,納入更多傳播媒體,建議各位專家也能積極挖掘身邊人才、相關信息,共同推進項目生動性、普及性,走進百姓家,為“科普油城”宣傳走出新疆、乃至全國奠定基礎。
王嶼濤老師代表項目組科普專家對2022年工作做了明確的安排,將2022年發布的數量、分工、要求做了詳細的講解,并表示需要依托本地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實現互聯網+科普新模式,促進本地科技人才向科普人才轉化。
會議討論階段,每位科普專家就如何做好2022年“智慧科協”項目紛紛發言。其中,趙梅老師認為,要齊心協力完成智慧科協線上品牌打造,以城市之根的石油為主線,輔以本地特色的植物以及百姓關注的慢病防治、健康知識等科普知識為切入點,動員身邊更多科技工作者加入科普隊伍中來,將克拉瑪依區零距離微信公眾號--‘智慧科協’欄目打造成科技科普人才和科普資源匯聚之地、科學知識傳播共享平臺和克拉瑪依人文精神傳承紐帶,提高市民關注度。
責任編輯:曹琳哲
克拉瑪依區科協 龍鳳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