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科普日來臨之際,為進一步普及應急救護知識,增強青年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和緊急情況處理能力,博州科協引導州護理學會、州人民醫院組成志愿護理服務隊,走進博爾塔拉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主題為“應急救護進校園”的科普培訓活動,為800名新入校軍訓學生及老師進行了急救應急培訓。

培訓以“理論+實操”的方式進行。“做心肺復蘇時,要用手掌的根部在兩乳頭連線的中間進行按壓。”“AED(自動體外除顫器)有兩個電極片,使用時一個貼在患者右鎖骨正下方,另一片電極片放在左乳頭外側,電極片的上緣位于腋下幾厘米。”理論培訓中,志愿護理服務隊成員重點對心肺復蘇術、AED的使用、外傷包扎、骨折固定及轉運技術等相關應急救護知識開展講解。

在現場實操環節,師生們學習熱情高漲,紛紛上前對所學“心肺復蘇法”“外傷包扎”等進行實操演練。志愿護理服務隊成員手把手指導學生進行操作,確保基本操作方法、步驟和動作要領準確、規范,并認真糾正師生們在操作中出現的問題,指導師生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基本的急救技巧,增強學生對急救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師生們紛紛表示,內容豐富且可操作性強的培訓讓他們受益匪淺,從中學習到了很多有用的急救知識,在今后遇到緊急情況時能及時進行自救與互救,感覺非常有意義。博州人民醫院護理部大外科系護士長陳靜玲說:“此次志愿護理服務隊成員主要來自醫院急診科護士,擁有豐富的急救經驗,今天將重點向師生普及止血、包扎、固定、搬運、心肺復蘇、AED使用等急救知識,進一步提升師生防災避險和自救互救的技能,切實保障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此次“應急救護進校園”培訓活動不僅提高了學生面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還提高了他們對生命的敬畏與主動施救的社會責任感,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們安全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為促進校園安全和師生平安健康提供保障。
責任編輯:桑格林
博州科協 陶 新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