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春光明媚,行走在尉犁縣團結鎮東海子村田地間,連片的棉田一眼望不到邊。地膜下,一根根黑色滴灌帶如同“毛細血管”,將水精準滴灌到每粒種子,滋潤著整片棉田。
“2015年合作社成立,最初棉田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費時費力又費水。”說到節水,尉犁縣眾望棉花種植專業合作社技術部部長郭世學打開了話匣子,如今,合作社6萬余畝棉田實行加壓滴灌節水灌溉模式,一膜兩帶實現了省水省力。

“2020年,我們進行了高標準農田建設,平整之后的土地,滴灌更加均勻,每畝地又能節約20%的用水量?!惫缹W興奮地說,“下一步,我們將打造1500畝智能化管理試驗田,通過探頭測量土壤含水量情況,進行智能化澆灌,實現精準灌溉。”
從大水漫灌到涓涓細流、從涓涓細流到精量控制,節水灌溉不僅節約了水資源,還富了一方百姓。
家住尉犁縣興平鎮統其克村的張林種植了4000畝棉田,作為遠近聞名的種棉大戶,他深有體會:過去采用大水漫灌,1畝棉花地從種到收至少要用800立方米水,造成了水資源浪費,種植成本也居高不下。
提到節水滴灌,張林贊不絕口:“2021年,我們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體化方式,一畝棉花從種到收只需500余立方米水,水肥能均勻地輸送到每一棵棉株,再加上良種良法配套技術,棉花畝產由原來的35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每畝地收入提高了大約1000元。”

尉犁縣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中下游,水資源十分緊缺。近年來,該縣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大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推廣膜下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走出一條高效灌溉節水農業之路。
目前,尉犁縣農業節水滴灌覆蓋率達95%以上。尉犁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王祥金說:“下一步,我們縣將立足水資源短缺這一實際,著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堅持發展高效節水農業,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p>
責任編輯:曹琳哲
尉犁縣科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