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果農修剪樹木的黃金期,為提升農戶新梅種植管理水平,推動特色林果業提質增效,3月16日,和碩縣科協組織本土林果業專家到塔哈其鎮古努恩布呼村開展新梅種植管理技術專題培訓,通過“理論講解+田間實操”相結合的方式,為30余名果農上了一堂生動的管理課。

在古努恩布呼村新梅種植示范園內,技術專家結合土壤、氣候特點,圍繞新梅樹修剪、拉枝塑形、水肥管理及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技術展開講解。針對果農普遍反映的“剪枝留芽難把握”“拉枝角度不科學”等問題,專業人員手持修枝工具現場示范,分析樹形結構,指導果農如何疏除過密枝、保留結果枝,并通過調整拉枝角度改善光照條件。參訓果農紛紛上前動手實踐,現場互動頻繁,技術要點在“一問一答”中深入人心。
林果技術“土專家”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理論轉化為實用口訣,如“春剪輕、夏剪勤,拉枝要成水平形”“施肥看樹齡,澆水看墑情”,并分享了管理經驗。果農劉建軍說:“以前剪枝全憑感覺,今天才知道科學的方法能讓產量翻倍。”培訓結束后,科協工作人員還向果農發放了宣傳手冊,并建立微信技術指導群,持續提供跟蹤服務。
和碩縣科協黨組書記、主席韓凌說:“將常態化組織‘土專家’‘田秀才’深入田間地頭,開展‘點單式’技術培訓,同時對接科研院所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推動新梅產業向標準化、品牌化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科技動能。”
供稿:和碩縣科協
責任編輯:曹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