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深入開展“科普下鄉”活動,9月2日,吉亞鄉“鄉村科普館”掛牌儀式在和田市吉亞鄉闊恰村舉行。和田地區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德偉,和田科技館館長海日古,和田地區科協少數民族科普工作隊隊長張麗萍,和田市科協主席莊曉華,以及闊恰村第一書記唐紅梅、支部書記張波,闊恰村60余名科普輔導員、科普志愿者、村民代表、學生代表等參加了此次掛牌儀式。

吉亞鄉“鄉村科普館”由和田地區、和田市科協共同建設,是目前距離市區最遠的科普教育基地。也是2023年建設的第二座鄉村科普館。該館覆蓋吉亞鄉22個村,12所中小學。科普館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分為觀影區、展覽區、實踐區、學習區等四個區域,主要以圖片、音頻、視頻、模型、多媒體、互動體驗和現場講解等方式,依托“聲”“光”“電”等科技手段增強視聽效果,在科普互動體驗中,學會用科學方法應對生產生活難題,普及科學思想和正能量。同時,科普館作為“文化潤疆”工程的重要載體,充分利用現有文化場所和鄉村旅游特色產業,開展“科普+科技興農”“科普+6:30課堂”“科普+旅游研學”等系列“科普+”活動,將科普融入研學產品、旅游路線和生產生活的各個環節,增強了村民科普體驗和文化浸潤,村民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在授牌儀式上,和田地、市科協共同為“鄉村科普館”掛牌,并捐贈科普展教具、科普實驗包、編程機器人、科普圖書、繪畫架顏料等科普活動器材。

新疆工程學院駐闊恰村第一書記唐紅梅表示:“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依托科普教育基地,以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授實用技術為重點,推動科技成果在農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推動‘文化潤疆’工作扎實有效實施,為鄉村振興注入科技活力。”
和田市科協主席莊曉華表示:和田市吉亞鄉鄉村科普館的成立,讓科普知識零距離向村民群眾和學生普及,讓科普知識進一步的融入到百姓生活,激發村民群眾相信科學、真正將科普館成為村民群眾身邊的“科技大學堂”,切實打通基層科普的“最后一公里”,助力鄉村振興。
責任編輯:曹琳哲
和田市科協 張閱華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