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以來,哈密市科協在自治區科普教育基地--哈密國家農業科技園舉辦了“眾心向黨 自立自強--黨領導下的科學家精神”主題展覽活動。此次展覽內容分為“科學無國界 科學家有國界”“勇攀高峰 敢為人先”“追求真理 嚴謹求學”“淡泊名利 潛心研究”“集智攻關 團結協作”“甘為人梯 獎掖后學”六大部分,十七個單元,以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和偉大指引為主線,以科學家精神為框架,將“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
為切實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繼續培養熱愛家鄉之情,進一步推動廉潔文化建設,7月26日,哈密市科協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與親戚們開展了“民族團結一家親 廉潔文化沁人心”廉政主題活動。活動當日,全體黨員干部與親戚們首先來到哈密貢瓜園參觀,大家認真參觀“加格達”“黑眉毛”等256個品種哈密瓜展板,熱火朝天地交流著各個品種哈密瓜的特點。一名親戚說:“哈密瓜真的特別甜,我非常喜歡吃!這...
7月7日,自治區科協委托新疆新能源研究所牽頭,聯合國網新疆經研院、新疆大學、華電新疆發電有限公司、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組成的“新疆新能源及儲能產業發展技術路線圖研究”課題組一行11位專家來哈密開展調研。當天下午,課題組專家與哈密市發改委、工信局及哈密市新能源、儲能相關企業負責人在市科協會議室進行了座談。會上,市科協黨組副書記、主席蘇勝向來哈調研的專家表示熱烈歡迎。新疆新能源研究所所長林閩...
為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賡續共產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的大無畏斗爭精神,以昂揚向上的奮斗姿態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7月1日,時值建黨101周年,哈密市科協聯合幸福村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喜迎黨的二十大,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1周年”系列活動。隨著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活動拉開了序幕,國旗下一張張返鄉大學生朝氣蓬勃的笑臉,重溫入黨誓詞時黨員干部莊重有力的宣誓,慰問老黨員時農牧民群眾的滿臉...
今年6月是第21個“安全生產月”,為進一步加強全民安全生產教育,6月16日,哈密市安委辦(應急管理局)聯合市科協、伊州區安委會、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公安局等多家單位在時代廣場聯合開展“遵守安全生產法 當好第一責任人”主題宣傳活動。哈密市科協組織科技工作者積極參與宣傳活動,向群眾宣傳各類安全知識。活動現場,通過設置咨詢臺、懸掛宣傳橫幅、擺放宣傳展板、分發宣傳手冊的方式,向群眾宣傳安全生產法、防災救災減災...
為認真貫徹全國檔案局長館長會議精神,大力營造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良好氛圍,根據哈密市委辦公室《關于開展2022年國際檔案日系列宣傳活動的通知》精神,哈密市科協積極響應,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了一系列學習宣傳活動。6月9日上午,哈密市科協干部職工集中收看了中央黨校張占斌教授以“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主題的“6·9”國際檔案日線上專題講座。張占斌教授結合檔案工作,圍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對檔案工作的重要批...
?5月31日下午,自治區黨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祖木熱提·吾布力深入哈密市伊州區團結社區,實地調研社區科普展覽館,哈密市委書記孫濤參加調研。祖木熱提·吾布力聽取了西河街道團結社區關于科學普及工作的匯報,詳細了解社區科普展覽館發展建設、科普設施配備、科普活動開展情況,對做好科學普及工作、建好青少年科普陣地提出了具體要求。祖木熱提·吾布力強調,社區科普展覽館是傳播科學知識的重要陣地,對于激發各族青少年科學興...
為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激發青少年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5月19日,哈密市科協組織科技工作者在哈密市第八中學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暨“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揭牌儀式。活動現場,科技工作者向“小平科技創新實驗室”的師生們講解航空科普知識和飛機飛行原理,激發了學生們對航空飛行和航模制作的興趣,并指導學生們手工制作航模飛機。活動中,科技工作者向孩子們教授橡筋動力飛機、水火箭的制作和紙飛機的折疊方法,講解水...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開啟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之年。為大力弘揚科學精神,5月21日,由哈密市科協、哈密市委宣傳部、哈密市科技局聯合舉辦的2022年科技活動周正式啟動,活動主題為“走進科技 你我同行”,市農業農村局、市林業和草原局、市水利局和各科技型企業等多家單位共同參與。活動現場,哈密市科協工作人員通過發放宣傳資料、懸掛橫幅、科技展品展示、現場答疑等形式,向群眾普及健康保健、疫情防控、食...
在全國第十四個“5.12”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為進一步加強防災減災科普宣傳工作,營造全民參與防災減災的氛圍,哈密市科協利用戶外LED大屏、科普畫廊、科普大篷車等載體向群眾積極宣傳防災減災、應急自救、災害避險等知識。進入5月以來,哈密市科協在市區6處戶外LED大屏滾動播放《森林草原防火》《地震避險》等應急知識科普宣傳短片,在伊州區時代廣場科普畫廊更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內容宣傳圖片,向群眾普及防災減災和應急...
版權所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技術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文化傳播中心新ICP備1100175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