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盛大開幕。新疆營養學會所有會員無不心潮澎湃、歡欣鼓舞,大家以集中收看、居家收看或以在工作崗位上履職盡責的形式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新疆營養學會理事長李莉博士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大報告里描繪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宏偉藍圖,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肩負著護佑人民生命健康的崇高使命,責任無比重大,所以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金秋十月,碩果累累,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0月16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新疆水利學會秘書處組織地(州)學會、分會和專委會廣大黨員干部通過多種形式收聽收看了大會盛況,共同見證這一偉大歷史時刻。會員在線下收看二十大大家一致認為,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進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內...
10月14日是“世界標準日”。為廣泛宣傳標準化活動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人們的標準化意識,與全疆各行業企業一起攜手全力推動標準化建設,助力我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疆質量協會于10月17日上午以線上形式,成功舉辦了2022年“世界標準日”暨新疆標準建設主題活動?;顒又?,通過《全國標準化建設工作剪影》共同回顧標準化發展進程,進一步了解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的基礎性、引領性作用。...
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推進實施質量強區戰略,積極培育適應和滿足質量強區戰略需求的質量管理人才隊伍,新疆質量協會深入實施新疆質量管理人才培育“雨露”計劃。10月16日,新疆質量協會以線上形式組織開展了第四期校園質量管理知識普及教育活動,專家從質量基礎知識、青少年質量活動由來及活動成果總結重點、技巧等方面做了詳細介紹,使各位同學有了新的啟發與感悟,本次活動旨在激發青少...
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疆通信學會組織秘書處全體職工和各會員單位收看。其中堅守一線的干部職工在單位集中收看,大家認真學習領會報告精神,并圍繞大會報告展開交流討論。新疆通信學會理事長盧向巖同志表示,通過電視收聽收看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讓我深受鼓舞、干勁十足。習近平總書記在工作報告中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
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在北京召開,新疆質量協會全體黨員、職工群眾第一時間收看開幕盛世。中國共產黨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再出發,將使中華民族的憧憬變成現實,將使中國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也將帶領全體人民砥礪奮進,鑄造新的輝煌。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之際,新疆質量協會全體員工熱切期盼,滿懷豪情,紛紛寄語,抒發心中的美好祝福!讓我們一起聆聽他們的心聲……全體黨員...
為充分體現全區上下對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深切期盼和喜悅情感,展示全區科技工作者共迎盛會的良好精神風貌,10月16日,自治區科協面向全區廣大科技工作者開展“科普向未來 喜迎二十大”網上簽名留言活動。新疆科技期刊編輯學會立即組織廣大會員積極參加?!昂霌P科學家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激發科學夢想和科學志向,推動全民科學素質全面提升,為高質量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堅強支撐,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
10月16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疆畜牧獸醫學會各會員單位及會員以不同方式收聽收看了大會的視頻直播。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的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自信自強、守正...
涓涓不塞,是為江河;源源不斷,是為奮斗;生生不息,是為中國。五千年歲月長河,已是過往。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皆是希望。為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新疆軟件行業協會、新疆計算機學會、新疆電子學會(以下簡稱“新疆IT三會”)開展“喜迎二十大 數智獻祝?!弊髌氛骷顒印T企業通過拍攝照片、視頻的方式向偉大的黨送去真摯祝福,表達了IT企業們對黨和祖國的無限熱愛。平凡中的蓋世英雄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哪有什么...
?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10月16日,新疆老科協及各分會廣大老科技工作者懷著激動的心情收聽收看黨的二十大召開盛況。大家說,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遂、意義深遠、振奮人心。報告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持馬克思...
版權所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技術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文化傳播中心新ICP備1100175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