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克拉瑪依區昆侖路街道祥和苑社區科普志愿服務隊組織轄區30多名居民,在社區三樓會議開展了“倡導綠色生活,創造綠色家園”無土栽培科普宣傳活動。活動現場,科普員喬熙躍宣講了開展“倡導綠色生活,創造綠色家園”科普活動的意義,引導廣大居民積極傳播綠色理念,倡導綠色生活,創造綠色家園。同時,通過視頻教學和現場操作演示的形式,向大家傳授了綠豆苗、大麥苗、空心菜、蒜苗等多種植物無土栽培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并...
6月10日下午,迎賓花園社區與聯點單位區委史志辦(區檔案館)聯合開展了“喜迎二十大 檔案頌輝煌”科普知識講座。為了更好地讓居民群眾了解檔案,認識檔案的價值,區委史志辦(區檔案館)副主任阿達阿爾達克·木哈依,通過圖片、視頻、實物相結合的形式,講述了檔案的來歷、演變、種類、收集以及保存檔案的深遠意義,積極倡導居民建立保存檔案的意識,同時,呼吁大家可以將有歷史意義的文獻、字畫、實物等以寄存、捐獻等方式交至...
5月26日,克拉瑪依區天山路街道日和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以“科普周”活動為契機,積極組織轄區20名居民群眾開展“崇尚科學,愛我中華”科技館活巡游動。活動中,社區居民群眾跟隨科技館的講解員來到古絲綢之路的展廳進行參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形象生動的展板、小視頻以及實體模型為我們真實地展現了絲綢之路當時發展的歷程。居民群眾在講解員的講解下還深刻了解了當時的文化、經濟發展、還有當時人們的生活。在講解到我...
5月21日,克拉瑪依區科協在“走進科技、你我同行”為主題的全市“科技活動周”啟動之日,在克拉瑪依市中心醫院新醫院召開了區科協全委委員第二次輪值活動暨“創新爭先、自立自強”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座談會,拉開了科技周系列活動序幕。區科協全委委員,石油、植物、教育等領域專家、老科協骨干、各鄉街科普負責人、石油科普試點學校負責人等共計近30人參加此次活動。本次活動由輪值主席、區科協兼職副主席、市中心醫院護理部主任...
科技初心賦創新,助力勞動絢麗花。5月12日,克拉瑪依市第七小學全體師生共同迎來了首屆科技節開幕式。本屆科技節的主題是“勞動助成長,科技向未來”。科技節開幕營造了濃厚的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校園氛圍。本次科技節開幕式,學校有幸邀請來克拉瑪依市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克拉瑪依區科協、區教育局領導,蒞臨此次活動現場參觀指導。首先,由克拉瑪依市第七小學校長為本屆開幕式致辭。她希望同學們在科技節中獨立思考,學...
為提高轄區群眾防災減災意識,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增強自救互救技能,5月11日下午,銀河路街道星光社區組織開展防災減災科普進社區活動。活動通過宣講防災減災救災科普知識宣傳、實地應急演練等方式,向社區工作人員、居民群眾普及防災減災相關知識,傳播防災減災觀念,提升群眾常識素養。在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為社區居民詳細講解各種自然災害的應對防范措施,增強了社區居民對災害事故、災害天氣的防范能力。通過此次科普活動,...
5月12日上午,昆侖路街道南湖社區科普志愿服務隊組織開展“弘揚家庭美德、創樹文明家風”科普活動,此次活動旨在動員大家廣泛參與家庭文明建設,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和方法,反對邪教、愚昧迷信、偽科學、反科學的活動。科普志愿者在活動向大家展示了清秀園15幢2號99歲老人高振蘭的家庭小視頻,視頻中??分別給我們講解了她們的“家風、家訓”以及科學的生活方式,也讓?家感受到了她們家庭的幸福和美滿...
“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學會了發生災害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求救、自救和互救,掌握了科學處置各種災害的基本方法。”居民張宏榮說。5月11日上午,祥和苑社區科普志愿服務隊和天山心家園社工組織在祥和苑社區民族花廣場,開展“減輕災害風險,守護美好家園”為主題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活動期間,組織大家參觀了防災減災宣傳展板,觀看了防災減災視頻資料,現場講解了防災減災科普知識,向居民發放了《防災減災家庭手冊》,并...
5月12日是第14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為了加強轄區居民防災減災意識、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5月10日上午,克拉瑪依區天山路街道油北社區組織了地震逃生演習活動,共有轄區居民30余人參加了此次演習。演習開始由工作人員科普了全國防災減災日的由來及相關災害的逃生知識。接著開展了問答環節檢驗大家學習成果。最后在社區安全員的指揮下有序開展地震逃生演習。演習結束后由市人社局駐油北社區工作隊第一書記、隊長點評。社區黨委書...
為加強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管,筑牢醫保基金安全防線,強化定點醫藥機構和參保人員法制意識,營造全社會關注并自覺維護醫療保障基金安全的良好氛圍,迎賓花園社區和警務室工作人員,于4月22日開展“織密基金監管網 共筑醫保防護線”科普宣傳活動。活動中,迎賓花園工作人員并利用抖音、居民釘釘,微信群等平臺,向群眾宣傳《醫療保險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醫保待遇政策、打擊欺詐騙保、醫保征繳、醫療救助等內容,引導公眾共...
版權所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技術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文化傳播中心新ICP備1100175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