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你的親戚一起來科技館,即可獲得‘砸葫蘆’的機會,快來試試您的手氣吧,輕輕一點......驚喜就可能降臨到您的身上哦!”寒假及新年期間,烏魯木齊市科技館科普紅包大拜年活動面向全市各單位、各族市民啟動。紅包活動期間“慣性”科學實驗秀,邀請參觀者一起感受天地間的神奇力量,根據教學任務分析與學情分析,八年級下冊開始系統學習物理知識,部分知識枯燥難懂,許多概念和規律不能透徹理解,部分學生因此對科學的學習...
為豐富青少年的寒假生活,鼓勵青少年用科學的眼光看世界,培養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克拉瑪依科技館于1月19日至2月6日期間持續開展“暢游科技·智慧暖冬”寒假系列科普活動。本次活動共分為“科技大探秘”“快樂體驗家”“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三個板塊,各版塊依托科技館特色展品展項,挖掘科學原理,將探究式學習與展項教學有效結合,使青少年們能夠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全方位感受科技的魅力,同時設置的科學小實驗及親...
為深入貫徹《塔城地區科協關于開展2022年知識產權服務活動工作計劃》文件精神,2月7日,塔城市科協召開知識產權服務專題工作會議。會上,全體干部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從國家戰略高度和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求出發,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對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提出了重要要求。全體干部通過學習,充分認識到了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重要性紛紛表示,今后認...
2022年新年期間,烏魯木齊市科技館與中科院新疆生地所新疆自然博物館、新疆科技館、昌吉州科技館四館聯合打造的“冰雪奇境—探尋冰雪奧秘科普攝影展”系列科普活動重磅來襲!“冰雪奧秘科普攝影+科學實驗+國學詩詞”為來館參觀的各族群眾帶來豐富多彩且具有地域特色的科普活動。活動主要有三大看點:①百余幅照片,均由新疆本土科技工作者跋山涉水前往人跡罕至的雪峰冰川高原生地處拍攝完成;②上善若水,春之水·滋潤大地,夏之...
近日,為加強冬春季自然災害防范應對能力,昌吉市科協聘請消防支隊教官在建國路街道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宣傳培訓。通過培訓,使轄區居民了解消防基礎知識,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掌握了對突發火災的應變、逃生技能,學會滅火的方法以及有序地進行人員疏散處理和一般性傷員救護等知識,確保群眾生命安全及財產安全。培訓結束后,結合授課知識,組織居民進行了消防演練。近50名群...
近日,新和縣村干部、小組長、農民黨員培訓班在縣委黨校如期結業,150名學員圓滿完成培訓。新和縣科協聯合縣委黨校精細設計“今冬明春”大培訓課程,采取“理論+研討”、“線上+線下”、“講授+互動”、“專職+兼職”的培訓方式,充分調動學員學習各類知識技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訓中,對學員實行全脫產、封閉式管理,并對學員的日常表現、學習效果、課堂紀律的情況進行量化考核。通過學習培訓,教育引導參訓學員進一步提高思...
1月31日,且末縣科協以“除夕”節日為契機,在阿熱勒村鄉村科普館開展科普活動,為各族群眾送上除夕科技大餐。阿熱勒村鄉村科普館主要分為科普展示區和有機紅棗管理展區,在VR設備體驗展區,參觀群眾爭先體驗VR眼鏡,時而在太空遨游、時而體驗大自然的美好風光,讓平日里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景象真實的展現在眼前,受到群眾連連稱贊,活動現場累計參加人數140余人次。在接下來的有機紅棗管理展區,背景展板簡要介紹有機紅棗管理...
為檢驗“今冬明春”全民大培訓效果,提升培訓質量,1月28日,新和縣舉行“今冬明春”大培訓第一期培訓人員結業考試,全縣135個考場、19497人統一參加考試。此次考試為期2天,考試對象為各鄉(鎮)、村(社區)第一期培訓人員,考試采取筆試和口試兩種形式進行,內容以國家通用語言、農業、畜牧業、林果業以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等方面的知識為主。試題由新和縣宣傳部、教科局、司法局、農業農村局等單位聯合出題,最終通過縣人...
大年初三,為進一步豐富返鄉學生寒假生活,且末縣科協組織返鄉大學生來到庫拉木勒克鄉進行觀摩實踐活動,體驗家鄉發展變化。活動中,來自各類高校的近40名大學生實地參觀庫拉木勒克鄉科普館、農耕文化園、養殖小區、合作社、村級陣地建設等地,通過親眼見、親耳聽,深切感受到黨中央的無限關懷,感受家鄉建設發展新面貌,進一步增強愛黨、愛國、愛疆、愛家鄉情懷。“今天在庫拉木勒克鄉科普館講解員的帶領下,學習和觀摩庫拉木...
近日,若羌縣吾塔木鄉依格孜科普館為了讓放假的孩子們可以有個更加充實的假期,吾塔木鄉依格孜村結合孩子的假期為孩子們準備了一場豐富的科普盛宴,使科普館迎來了新氣象。進入科普館的孩子們都帶著對知識的渴望與新奇,走進科普館,孩子們都不約而同的在一起討論著這這些儀器,有的孩子還會指著儀器向講解員們詢問,講解員們也都非常認真的像他們講解與說明。在此次活動中,講解員還為孩子們科普了講述火災等救援常識,孩子們...
版權所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技術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文化傳播中心新ICP備1100175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