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處隔離點一共有13名“下沉干部”。他們分別來自自治區科協、自治區殘聯、自治區司法廳、天山區東泉路街道辦事處。10月20日,13名干部接到下沉命令后,以最快速度前往隔離點就位。10月22日,隔離點臨時黨支部正式成立,一個為群眾服務的“紅色堡壘”就此筑起。11月14日22時左右,新疆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新泉街的一處隔離點。密實的防護服抵不住初冬的寒氣,院子里,五個身影疾步前行。“一批物資馬上就要到門口了,立刻卸貨,消...
2006年,剛從大學畢業的張立東,滿懷對采油研究的熱愛,離開家鄉毅然選擇來新疆工作,踏上吐哈油田,將心中熱愛轉化為行動,這“一來”便就此扎下了根,在追夢的路上奔跑,守著那份夢想探索、奮斗、一往無前。?張立東,現任中國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采油工藝研究所黨支部書記、副所長、高級工程師。工作16年來,他始終將推動提高石油采收率技術不斷進步,為油田采出更多的石油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和人生追求,在科研...
11月12日上午,2022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發。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喬慶慶榮獲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喬慶慶主要從事青藏高原北部大地構造演化和氣候環境及相互關系研究,將傳統構造磁學與環境磁學有機結合,為亞洲內陸干旱化的主控機制研究提供了可靠的運動學證據,獲得了構造驅動晚新生代亞洲內陸干旱化的關鍵科學證據。2021年獲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2021年獲第...
本次疫情發生以來,自治區科協積極發揮專家資源優勢,通過科普新疆微信、抖音等專業化科普平臺,將解疑釋惑、精準權威的內容傳遞廣大公眾,發布疫情防控、地震自救、消防安全等各類應急科普內容1000余條,一些辟謠短視頻播放量超過300萬人次。記者從自治區科協獲悉,一直以來,自治區科協承擔著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工作任務。圍繞疫情防控聯動學會、科研院所、企業、高校,發揮其專業優勢持續打造《知嗎?開門》《小科抖》《科學戰...
天山網訊(記者 謝慧變報道)近日,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對2022年自治區“天山英才—戰略科學家后備人才”初評結果進行公示,新疆大學省部共建“碳基能源資源化學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賈殿贈、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所長潘世烈、新疆醫科大學校長阿吉艾克拜爾·艾薩等10位科研人員進入初評公示環節。記者了解到,作為天山英才項目高端人才培養計劃之一,戰略科學家后備人才是為了培養有望沖擊兩院院士的頂尖科學家,...
11月9日,忙碌過后的魏倩剛趴在桌子上準備瞇一會兒,手機不停來信息的振動和鈴聲把她嚇得一激靈,趕緊點開手機微信群。魏倩是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一名干部,下沉至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新泉街的一處隔離點,主要負責隔離點內的衛生保潔工作。11月9日,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干部魏倩進行衛生間保潔工作。梅睿攝微信群內,一條條信息不斷彈出。“四樓的兩位姐姐特別好,每天打掃衛生間和洗漱間,衛生很干凈!讓我們大家用起來舒心多了!...
11月8日,在位于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新泉街的隔離點,又有一批隔離人員解除隔離準備返回家中。分別時,一位老人不時左右環顧,走走停停,似乎在找什么。?下沉干部正在看老人發來的信息。受訪者供圖當天下午,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干部梅睿收到一位網名“東井 l ”的微信留言。他就是分別時沒有看到照顧自己的下沉干部,有點失望的老人。老人今年72歲,在隔離點得到自治區科協干部梅睿、自治區司法廳干部陳磊、自治區殘疾人聯合會干...
2021年4月,新疆老科協在全國率先創辦了老年科技大學,目前已進入第二學年的第二學期。自老科大創辦以來,已講授62課,其中科技課31課、思政課18課、健康課13課,聽課學員人數達44806人次。經過近四學期的教學實踐,在中國老科協的支持指導下和自治區科協的有力支持下,新疆老年科技大學獲得了一些有益的經驗,得到了眾多老年學員的歡迎,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受到了中國老科協領導和新疆科協領導的高度評價,也受到兄弟省區...
石榴云/新疆日報訊(記者 謝慧變報道)11月12日上午,2022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出。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油氣工程研究院院長劉洪濤榮獲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成為該項獎勵設立以來新疆首個獲此殊榮的科研人員。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喬慶慶榮獲第十七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本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獲獎者不超過100名;由當屆獲獎者中產生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總數不超過10名。...
版權所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協會技術支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文化傳播中心新ICP備11001753號-3